思想文士|垃圾信息
Hi, I’m Tim.
帮一位网友联系聚会的地方,向接收的负责人发短信提供网友的联系方式好让他们对接。再一看,由于还没有保存我的资料到通讯录,iMessage把我的短信投进了对方的垃圾箱。我担心对方看不到消息,只好切换了一下iMessage的设置重新发了消息,并且发现居然不能关掉iMessage用SIM卡发送短信,是因为对方也是iPhone吗?我不太清楚。
心血来潮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短信垃圾箱,发现了来自银行们、仟吉西饼和其他商家的生日祝福,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广告。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注意力是最有价值的资源,于是垃圾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也早就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。屏蔽机制倒是可以减少垃圾信息的困扰,但也可能把用户本来不想屏蔽的消息拦截住,就比如上面提到的、寻找聚会地点的联络信息。
另一些本来应该却没有被屏蔽的垃圾消息,对于我而言,来自朋友圈。我的通讯录里已经有2千多人了,其中很多我也不认识,也不记得当初是由于什么机缘巧合加上的。而且我既没有做分组,也不喜欢屏蔽别人的朋友圈。被我屏蔽朋友圈的,大部分是一天发N条微商信息的朋友——推销的不限于商品,也包括观念。至于广告商非要向我投放阿斯顿马丁,那我也爱莫能助了。
但是当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来自某位牧师的评论,我也只好边嗤笑边叹气。这个周日很热闹,在不同城市都发生了对聚会的冲击。而那位牧师针对这些事件的评论是:
……在主日礼拜的日子,无论发生什么新奇的事情,都不应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。
我是不知道聚会被冲击怎么就成了“新奇的事情”了,不过对于这位牧师而言,我并不为他的冷漠感到意外。还是尽量论事不论人吧。对上帝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,似乎总在被一些诺斯替主义的幽灵人为地对立起来。让我好奇的是,当上帝的话语被传讲,姑且不说引起听众对外邦人的怜悯,如果连听众对内邦人的怜悯都不能引起,那也就别怪外邦人对这帮人敬而远之了。
另一条让我哭笑不得的朋友圈消息,是一篇叫作《生儿育女的七个理由,你稀罕哪个?》的文章。文章列举的7个生儿育女的理由,6个是传统文化糟粕,第7个终于诉诸圣经了,可惜解经和应用又错了。
来看看前6个理由。1、光宗耀祖;2、传宗接代;3、养儿防老;4、婚姻纽带;5、本能冲动;6、意外产物。好吧,这位仁兄要么是穿越过来的,要么是来自大清的活化石。这几条理由我看来看去,没有一条是出于对配偶和儿女的爱,全是对自我的成全和满足。
第7个理由是“信仰目的”。文章说“在基督信仰中,生养儿女,跟上述目的毫无关联”。所以,作者为什么要列举上面的理由却毫无批判?然后文章引用了创世记1章28节、利未记26章9节等旧约经文,来证明圣经要求基督徒生养众多。而我感到奇怪的是,为什么不引用新约经文呢?是因为在新约中找不到经文论据了吗?如果确实是这个原因,那就对了。找不到是对的,找到了就有问题了。因为生养众多是一个针对旧约的时代性命令,不能直接应用在新约时期。
上帝的国度计划,在旧约时期,主要是通过生育来推动的。如果亚当和夏娃不生育,自然就不会有遍满全地的人类来代表上帝施行统治。而如果旧约的以色列百姓人口持续逆增长,他们就无法承担国度计划的阶段性任务。但是在新约的时代,国度计划的推动不再与以色列这个民族的昌盛捆绑在一起,也主要不是通过生育、而是见证福音,来扩张上帝国度的境界。所以在新约经文里看不到出现在旧约中的“生养众多”命令的延续,不是因为这条命令废止了——基督徒仍然有生养众多的自由,也有独身和丁克的自由——而是计划的重心转移了。当今的问题不是人类没有“遍满地面”,而是已经遍满地面的人类不肯代表上帝“治理这地”。
唉,7个理由,一篇垃圾文章。
即使竭力提高屏蔽等级,垃圾信息仍然无孔不入。或许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性试探吧。有的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,然而在信息领域,垃圾信息大概就只是垃圾信息。我只是希望,在言论权利得到保障的基础上,内容生产者在按下“发送”按钮之前,能多想一想:我在生产垃圾吗?
——END——
(接受赞赏,感谢支持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