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·鉴|受难——《午夜弥撒》EP5
复活主日,因为没有48小时核酸,被挡在地铁外了。看来今天不是会不会迟到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赶上圣餐的问题。排队做核酸的人里面,有位抱怨自己变成灰码的。我觉得还是离他远一点的好。
我观看,见有一个灰码;颁发灰码的名字叫作“不做核酸”。出行限制也跟随着他。他们得了权柄可以管辖地上的四分之一,又要用动态清零、全域静态管理和无害化处理来统治。
但即使做了核酸,仍然不能第一时间上地铁,还要等核酸数据上传,在小程序上更新。地铁工作小哥对我说的话像极了多马:我非看见你的绿码,又确认你的48小时核酸,我总不信。
罪疚
莱利苏醒过来。他躺在活动室的地板上,就像保罗神父曾经躺在办公室的地板上。他本来被咬断了脖子,那个怪物却让他接受了自己的血。莱利也发生了变化,变成了和保罗神父同样的存在。当他接近人类,他就会感到饥饿、本能地扑上去,寻求鲜血。如果他暴露在阳光下,他就会被灼伤。贝弗用启示录来解释这种现象。
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头上,叫日头能用火烤人。
——启示录16:8
但讽刺的是,贝弗没有读下一节经文。
人被大热所烤,就亵渎那有权掌管这些灾的 神之名,并不悔改将荣耀归给 神。
——启示录16:9
如果神父和莱利害怕阳光应验了圣经,那么他们应该像经文描述的这样亵渎上帝。与其认为上帝选择性应验了预言,更有可能的是贝弗在选择性引用、曲解经文。

莱利仍然陷在罪疚感中,而保罗神父致力于让他放下这种折磨他的情绪。是的,乔“被杀了”——神父巧妙地避开谈论导致乔死亡的主体。但神父得到了滋养。如果以他自己得到豁免的立场出发,那圣经里可以找到各种为自己背书的经文。莱利对保罗神父没有罪疚感的反应很有趣。首先是感到恶心,然后他承认是嫉妒。但这两者并不矛盾。莱利一直在寻求解脱,但他要的并不是保罗神父得到的这种。他不能在杀死一个人后,仍然认为自己没有罪,自己在执行神的旨意。而这正是保罗神父所做的。何其讽刺,从宗教情感而言,保罗神父比莱利更像无神论者。

仿冒
保罗神父是什么时候堕落成这样的?或许他并没有堕落,而是从来都是如此。在他还年轻时、还是普鲁伊特教士的时候,男孩莱利请求他让一只濒死的老鼠得到上帝的医治。三天后,男孩得到了一只健康的老鼠,却不知道那是普鲁伊特神父找来的另外一只。神父说,是的,这并不是神迹,之前那只老鼠死了,但是这个仿冒的神迹却支撑了莱利十几年的信仰。这难道不是好事吗?谁能否认上帝也使用善意的谎言来行事?
但莱利渴求的是真实的神迹,是无论过了多久都不会被揭穿的。而神父提供的只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解决方案,与他看待乔的死亡的进路如出一辙。一个不被相信的神迹,似乎毫无价值,而一个被相信是神迹的赝品反而更加有用。可真的是这样吗?当莱利发现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那只老鼠,他会感到自己被耍了。当莱利意识到用“我是为你好”为理由而欺骗他的,是所谓上帝的仆人,他会比不可知论者更加厌恶这个声称敬拜上帝的宗教。

受难
莱利所担心的已经成为现实。这座岛在神父和贝弗的操纵下已经日趋疯狂,人们交出自己的理性,沉浸于cult的狂热。此时去揭发神父,很可能自己反而被看作敌对上帝的人,而且这样正中保罗神父的下怀。莱利决定孤注一掷。

他深夜找到伊琳,把她约到小船上,划到海中央,向她讲述了自己的经历。现在,他是吸血鬼,而眼前的伊琳就是一个无处可逃的猎物。但莱利说,他并不是要让伊琳无处可逃,而是要让自己无处可逃。他希望伊琳逃到大陆上去,这是这个深爱着伊琳的男人最后的自私请求。如果失去了小脚丫的伊琳,被剥夺了继续活下去的盼望,那么莱利就再次赋予她生存的意义。

太阳从海平面升起。清晨的日光洒在他们身上。莱利闭上眼睛,看到那个本不该遭遇车祸的女孩向他伸出手,笑靥如花。莱利也伸出手,他终于得到了解脱。
伊琳哭喊着,见证了莱利化为灰烬,却什么也不能做。然后,她一个人把船划向了克罗克特岛。

(待续)